這篇安妮要來談談什麼是救命錢–緊急預備金?
我一直以為大多數人在投資理財前應該要先存下一筆緊急預備金,
之後多餘的資金才能用在投資上,
但後來發現好像許多人喜歡將所有的金錢all in於投資上
或覺得手邊只要有點存款就可以了,
對於金額並沒有概念。
緊急預備金是一個除了可以讓你好好面對生活上的風險,更是可以好好保護自己的投資計劃。
這真的是要做所有事情前的重要事情,
不論是經營一家公司、或是人生規畫以及投資理財的前提要件。
緊急預備金,顧名思義就是在危急、緊急的時候拿來救命或是維持生存所用的流動資金。
這本資金不能用來投資、其他用途,只能規規矩矩地在主人旁邊待命,等待救援的機會來臨。
既然前面已經說了是來救命或是維持生存所需,
當然不能用來支應奢侈費用或其他非必要之花費。
是用來迎接意外的到來,我們還可以有底氣得以在這世間活著的秘密武器,
就有點類似保險一樣,在我們人生際遇遭逢意外時,可以動用這筆緊急預備。
人生意外可能是全國性災難,如110年5月19日全國進入三級警戒,
導致很多人突然之間沒有工作,例如重訓教練、瑜珈老師這些與學生近身上課們的工作者,
或是公司突然分流需要居家上班或是家有小朋友要在家上課,
家中突然需要添購電腦,或是遭逢自身或家人遭逢意外,
需要一筆醫藥費(這其實還有保險需要探討,先不在此篇討論),
抑或是夏天到了,冷氣突然壞掉需要更新一台冷氣都可能遭遇到,
遇到意外的可能是自己或是至親的家人們,都需要資金協助。
這些事情一般時候都不會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可能會殺個自己措手不及,
這時候我們的緊急預備金小僕人就要上場啦!!
一般說來緊急預備金設定的最低標準是半年的生活費,
安妮則建議保險一點就是至少半年目前的薪資,
讓自己在面對人生中的意外時,可以自己當自己的老闆,給自己發薪水。
若是要採取半年的生活費方法,則可能要先對自己的生活模式進行記帳半年的追蹤,
才有辦法顯現自己的生活必需費是多少,足以支撐自己可能遭逢失業而無收入之窘境,
生活必需費就是房租、貸款、保費、交通費、飲食費甚至是孝親費用。
當然也有可能是有工作,但遇到減薪、或是突然要支付一筆大費用,
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可以有較多緩衝空間,讓現況的生活模式得以正常運行。
當然每個人會因為現況扮演著不同角色而有不同的金額要求。
例如安妮家採取夫妻分別財產制,薪水各自保管,
目前共同花費較大的是房屋,所以我們有個房屋共同基金(買房前的準備、買房後的房貸),
裡面的水位可以撐一年不用各自從口袋裡掏錢的高度,這是我們有共識的安全水位。
另外還有一個孝親費問題,很幸運的是爸爸媽媽都健在且手足之間感情很好;
雖然爸爸還在工作,但是老一輩的父母沒有醫療保險的概念,年輕的時候只會買儲蓄保險,
根本沒有醫療保障,身為姐姐的我很怕爸爸媽媽突然生一場病要花錢,
進而傷害手足各自的理財投資計畫,於是我們便成立一個孝親基金,
依照大家的薪資比例來出錢,每個月要定期定額上繳孝親費,
由比較會記帳的妹妹統一保管,不定時公布目前的財務狀況,
在一年應該就可以達到我們所需的金額,
滿出來的部分就可以開始買指數型ETF投資。
金額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來做決定,頂客太太認為6個月的薪資應該可以算是安全範圍,
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增加至1年,再多真的也不需要了,除非有轉換跑道的計畫,
需要更多的時間撐著,畢竟這不只是用來生活費,而是也要應付一些緊急狀況中的緊急狀況。
開始投資理財的朋友們,看到有一筆閒置的金錢放著,
一定都覺得很可惜,這筆錢如果可以拿來錢滾錢那該有多好,我只是借用一下下去投資不行嗎?
尤其很多想要開始投資理財的人,在擁有第一筆看似不小的金額居然不能投資,
還要再重新開始存另一筆錢,實在太令人不能忍受了,這實在太殘忍了,人家是股神耶!
現在是股價低點耶!不行!不行!就是要老老實實地讓他以緊急預備金的方式待在身邊,
不行變成其他你喜歡的樣子待在身邊。
因為投資必定有風險,不該用這筆救命錢來進行投資,
意外跟獲利不知道哪個先到,萬一投資股票時剛好來到低點時急需用錢,
有時候就是很奇怪,常常會不小心遇到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時候,
這時候若逼得不得不賣股票時,就失去這筆緊急預備金存在的意義了,
所以必須擺放在隨時可變現且不貶損金錢價值的地方:
一、銀行定存(利息較活存高,約1%)
依照維基百科解釋,定期存款,是指存款人將現金存入在銀行機構開設的定期帳戶內,
事先約定以固定期限為時間,以高於活期存款的利率獲得回報,
期滿後可領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存款形式。
如果存款人在未滿約定期限的時候提取定期存款,
銀行通常會將利息予以折扣後發給儲戶或是按照活期存款的方式來處理這筆業務。
由於定存無法隨時提領,如果急需用錢的時候,只能選擇解約,可以獲得的利息會跟著打折扣。
舉例來說,原本存了一年期定存 10 萬元,利率為 1%,結果才經過 6 個月就碰到緊急狀況得解約,
銀行會以 6 個月的利率0.785%,再打 8折,最後只剩0.628%。
如果擔心未來因為急需用錢,而提前解約造成利息損失,不妨試試看以下方式:
1月份存下一年期定存 1 萬元,2月份再辦理一筆一年期定存 1 萬元,
重複執行到隔年。這樣一來從隔年 1月份開始,每月都會有一筆定存到期,
不用擔心手頭沒有可運用資金,若沒有特殊用途,也可選擇繼續定存
。假設覺得一年太長,也可調整存款期間,例如3個月就有定存到期。
二、銀行活存(0.08%至0.15%)
這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怕麻煩的人可以做這個選項,頂客太太就是選用這個方法來運用。
三、股票抽籤
股票抽籤是股票市場中一種「類樂透」的投資工具。
只要付20元手續費就可以進行股票抽籤,抽不到會損失手續費,
但若幸運抽到,動輒都可能有雙位數以上的報酬率。
和樂透相比,不僅價格較便宜,中籤率也更高,
可以說是個風險低、獲利卻可能很高的投資方式。
安妮在這波疫情期間,因為分流上班而減少部分薪資且居家上班需要添購一台筆電,
更慘的是用了5年的手機居然偏偏選在這時候掛點,
這時候不得不說還好平時有準備緊急預備金,以應付這樣的生活意外發生,
在恢復上班之際,再好好的把這筆錢回填回去,以備不時之需。
緊急預備金是一筆拿來應付臨時意外狀況的流動資金,
這筆錢不能用來投資,只能放在隨時可以取用的地方,最好是活存跟定存,
一般通常會準備「6個月的薪資」,
如果是工作較不穩定、年齡較高、家庭成員比較多的人要準備更多,
不要心存僥倖,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意外來的多快,
一定要準備緊急備用金,用來保護自己及家人之用。